《越絕書》有載:“大越濱海之民,獨以鳥田。”這里的“鳥田”即“鳥耕”。《吳越春秋》則有“天美禹德,使百鳥還為民田”,“人民山居,有鳥田之利”等記載。王充《論衡》說“舜葬于蒼梧,象為之耕;禹葬會稽,鳥為之田,蓋以圣德所致,天使鳥獸報佑之也。”說的是蒼梧之地多象,會稽之地多鳥,而人們則將“象耕鳥耕”視作天神使鳥獸來報佑舜、禹的圣德。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》有“有鳥來為之耕,春拔草根,秋啄其穢,是以縣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鳥,犯 者有刑無赦”??梢?,直到北魏時期,中國江南的稻作仍是以“鳥耘”為主。
據(jù)大量考古發(fā)現(xiàn)表明,中國的“太陽鳥”崇拜大約產(chǎn)生于距今8000年前的農(nóng)耕文明初期,在一些陶器、玉器或骨器上,多見將太陽與神鳥融為一體的太陽神鳥紋。浙江河姆渡出土有“雙鳥捧日”、“雙鳥共日”、“雙鳥拱嘉禾”等飾紋。在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中,我們也經(jīng)常能見到“太陽鳥”飾紋,大都是太陽與鳥的組合,或在太陽中繪刻鳥紋,或在鳥身上繪刻太陽紋。在距今四五千年的中國稻作民族地區(qū),幾乎是“太陽鳥”的天下,直至周代以后,“太陽鳥”的主體地位才逐漸為“龍紋”所取代。
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:四鳥繞日金飾
“太陽鳥”又被古人稱作烏金、陽鳥、鸞鳥、鳳鳥等,并最終演變?yōu)轼P圖騰?!栋谆⑼x》中說炎帝氏族的神祝融“其精為鳥,離為鸞”,說明炎帝氏族的圖騰是鸞鳥?!队碡暋分?ldquo;陽鳥悠居”一語,反映出夏王朝是以陽鳥(鸞鳳)為圖騰的農(nóng)耕民族。商民族是“玄鳥生商”(《詩經(jīng)》),自然也是鸞鳳圖騰。在受楚文化影響深遠(yuǎn)的南方地區(qū),陽鳥(鸞鳳)更是至真、至美的神靈,屈原在《離騷》中即自稱是“天帝太陽神的苗裔”、“火神祝融的子孫”。
更讓人頗為驚奇的是,這只太陽鳥還曾經(jīng)是全人類共同的崇拜物。中國古代的鸞或雒,日本的天照大神,古埃及的賴鳥,古美洲的雷鳥,古希臘的克勞諾斯(宙斯),古印度的迦婁羅鳥,蒙古的脫斡林勒鳥,等等,都是太陽鳥。而且有關(guān)太陽鳥的稱謂在語音上都很近似,中國的“鸞”,古埃及的“賴”,古美洲的“雷”,古印度的“迦婁羅”,都是類似音。其間究竟有何玄奧之處?著實讓人百思難解。
鳥巢騰飛太陽鳥,魂兮歸來——遠(yuǎn)古人類共同的圖騰崇拜!
【遠(yuǎn)古人類為何都崇拜太陽鳥】相關(guān)文章: